close

一名出生時右耳過小且畸形的20歲墨西哥女性,今年3月成功接受以自己細胞製成的3D列印耳朵重建移植手術;專家表示,這項移植有部分是3D列印技術成功應用在醫學上的首次臨床試驗,堪稱組織工程領域的驚人進步。

位於紐約市的3DBio Therapeutics再生醫學公司在歷經七年研發實驗成功後指出,3D列印新耳朵的形狀與該名女性的左耳完全匹配;移植後的新耳朵將繼續再生軟骨組織,會更富有天然耳朵的外觀和感覺。

「這絕對是件大事,」卡內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范伯格(Adam Feinberg)說, 「這顯示3D列印技術不再是『如果』,而是『何時』。」

出於對專利的擔憂,3DBio Therapeutics公司尚未披露此項移植手術的技術細節;但該公司表示,聯邦監管機構已審查其試驗設計並制定了嚴格的製造標準,研究完成後的相關數據將在醫學期刊上發表。

目前共有11名患者仍在進行臨床試驗,移植有可能失敗或出現其他併發症。但醫生和公司代表均表示,由於這些細胞來自患者自身組織,新耳朵不太可能被身體排斥。

3DBio的這項成功也是醫界近期改善器官和組織移植方面的重大突破之一;今年1月,馬里蘭州外科醫生曾將來自轉基因豬的心臟移植到57歲的心臟病患者體內,延長了他兩個月的壽命。科學家還在開發延長供體器官壽命的技術。瑞士醫生本周說,一名患者接受了保存三天的人類肝臟,一年後仍然健康。

提供基因工程豬進行心臟手術的United Therapeutics公司指出,該公司也在試驗以3D列印技術來製造移植用的肺臟。

過去已有公司使用3D列印技術量身打造塑膠和輕金屬義肢,但從女性畸形耳朵採集細胞製成3D列印耳朵並進行移植,是首度已知由活體組織製作的3D列印移植行動。未來透過更多研究,3D列印技術可望用來製造更多替代性身體部位,包括椎間盤、鼻子、膝關節半月板、肩袖和用於腫瘤切除術的重建組織。未來甚至可能生產出更複雜的重要器官,如肝臟、腎臟和胰腺等。

不過,范伯格提醒道,耳朵外廓的美觀目的更甚於功能,未來通往實體器官如肝、腎、心臟和肺臟等的道路仍然很長;他說:「要是能從耳朵發展到椎間盤,就是很大的躍進。現在有了耳朵,一切更實際了。」

更多世界日報報導
紐約富爾頓街地鐵性騷遭毆 亞裔男:沒碰任何人
女遊客違規接近野牛被頂飛10呎 黃石公園今年首宗
日研究:逾30%患者一年後仍有後遺症 「這群人」最易得



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3d%E5%88%97%E5%8D%B0%E8%87%AA%E9%AB%94%E7%B4%B0%E8%83%9E%E8%80%B3%E6%9C%B5







離婚證人

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







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veretviey1 的頭像
    everetviey1

    先小人,後君子

    everetviey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